首页 > 信息港 > 其他

守护两千年历史 续写城市繁华

作者/责任者:杨逸 李培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南方日报-A14

:“农讲所不能移动或改建。”

    地铁一号线为农讲所绕行的一幕,让我们看到广州国际大都市应有的气度。

    “文物建筑是不可再生资源。如果我们每次都要等有了经济实力,再来保护文物的话,恐怕将会是‘子欲养而亲不待’。趁文物还在的时候,我们就该好好地保护起来。”广州市文物局文物资源处处长刘晓明如是说。

    在刘晓明看来,城市建设绝不是“在白纸上作画”:“文物不可以能迁走的都迁走,然后扎堆建设,现在我们更强调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

    这些年来,一股来自民间的文物保护力量正在南粤大地涌现。他们是生于斯、长于斯的普通市民,因文物保护的共识而走到一起。在他们的呼吁下,红园、南郊别墅等历史建筑,被列为文保单位。

    在广东,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与磨合,社会正在形成文物保护的广泛共识。2013年11月,由省文物局筹建的“广东省古迹保护协会”正式成立,成为官方与民间共同保护文化遗产的新平台。广东不断民间文保的热情,从2014年开始,广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信息港 > 其他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