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港 > 其他

端午龙舟情 杨箕再续缘

作者/责任者:梁怿韬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羊城晚报-A3

    提起杨箕,很多人仍会自然地加上“村”这个后缀。上世纪90年代,杨箕是一座典型的城中村。“握手楼”被密密麻麻地建在先祖留下的泰来、泰兴、雄镇等街名中。

    2010年7月,杨箕开始开拆。2016年5月,首批回迁房交付杨箕村民。高大上的住宅取代了昔日握手楼,杨箕村民喜出望外。今年端午节,首批回迁的杨箕村民终于又可以在家门口看龙船了。

    玉虚宫见证杨箕变迁

    今年端午节,记者走进杨箕发现,原先留给外地人的“握手楼”“城中村”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极具现代感的15栋36至42层的回迁房。如果不去仔细划分,杨箕和紧挨着的珠江新城仿佛连在了一起。“仲係自己屋企好,乡亲们返屋企喽。”部分回迁房上挂着的横幅,表达了回迁村民的心声。

    也许是杨箕改造前后的差别实在太大,广州一家媒体在报道杨箕回迁时发出这样的疑问:“杨箕改造后还是村吗?延续千年的古村格局能否保留下来?”在杨箕改造区,记者找到了改造后保留下来的唯一建筑:玉虚宫。

   
下一页>>

首页 > 信息港 > 其他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