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治水拆迁 30余困难户住上宽敞公房
作者/责任者:陶达嫔 张晓敏 林俊娜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南方日报
,第三代人的出生,让原本狭小的房屋一下子增加到了8个人。
这间人均活动面积只有5平方米的瓦片房,不仅拥挤,一到下雨天更要饱受“上头滴水,下头浸水”之苦。“每年至少都要浸2次的,最频繁的时候是一年浸了9次。”王伯说,他所生活的越秀北约是属于两头高,中间低的凹型街道。一到下雨天,东濠涌的水还没漫上来,就先从地下坑渠倒灌到他们那排房子里,又臭又脏。这时候各家各户都忙着给所有东西垫高。但由于房屋地势最低,家里的家具经常因为浸水而被泡坏。不仅如此,由于河涌边白蚁多,全家还要面临因白蚁长期侵蚀屋顶横梁而导致屋顶坍塌的恐惧。“待到儿子一天天长大,他也需要自己的独立空间。”提起近30年都市中心的“蜗居”生活,黄伯言语中充满无奈,“没有办法,有钱早搬了。”
困难户获公屋安置告别30年瓦片漏雨房
让王伯更为揪心的是,实际上祖上留下的祖屋属于历史违建房,而这一事实直到去年东濠涌综合整治启动拆迁安置时才知道。根据东濠涌综合整治拆迁安置摸查鉴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