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港 > 历史、地理

百年之约广东贡院

作者/责任者:颜志图

索取号:K

文献资料来源:南方都市报-AII02

有个监考官命令县衙拓宽石桥,并改名“万里桥”,寓意考生“鹏程万里”。又因秀才被尊称为“黉门秀士”,此桥又被称为“黉桥”,桥南的街巷就得称“黉桥街”,直到“文革”时,“黉”字被改为“洪”。至于丹桂里,古时候中试被称为“折桂”,靠近贡院而有“丹桂”之称就不难推敲了。 到了清朝,初期光孝寺、藩署和旧总兵府等地都曾被借用作考试场所。直到康熙二十三年才有了位于如今文明路的广东贡院。道光、咸丰年间,这里曾被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的战火两度毁坏,最后重修扩展的规模,是在光绪年间成型的。然而,不久科举被废,广东贡院陆续被改为两广速成师范传习馆、两广初级简易师范科学馆、两广师范学堂等教育场所,更曾作为中山大学前身———广东大学的一部分。在这期间,贡院的号舍被陆续拆除,只是剩下了明远楼还保存下来。 现在的大钟楼及中山图书馆文明路分馆,就是拆除了号舍之后筑建起来的。其中的中山图书馆,就是当年广东大学文学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信息港 > 历史、地理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