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路“钟楼”大修竣工 消失百年贡院掀起盖头
作者/责任者:黄丹彤
索取号:K
文献资料来源:广州日报-A16
大”会堂现广东贡院号舍基址
记者探营看到,“钟楼”一楼国民党“一大”会堂的复原布展全面完成,孙中山画像被挂置在会议室正中墙面,木凳也依据历史照片模样摆设。在每个木凳背面,甚至写下当年座位号数和座位上主人的姓名。在左起第四排座位标有繁体字“第二十九号 毛泽东”,这就是当年毛泽东的座位。
引人注目的是,国民党“一大”会堂南向墙角,露出清代广东贡院号舍基址,号舍遗迹是在加固地基时发现的,距离地面不到0.5米深。考古人员在发现遗迹后马上进行了相关挖掘,基本确定现场基址是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的广东贡院号舍。“尽管历经400多年变迁,后来号舍被拆除建筑‘钟楼’时,整个清代贡院号舍遗址保护完好。”吴武林介绍。
亮点:突出《鲁迅与广东》升级鲁迅馆
据介绍,“钟楼”修复后,在布展方面将对原来展示做全新调整,对国民党“一大”内容,做历史事件的平实展示。“对鲁迅纪念馆主题将进行全新的改版,侧重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