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港 > 历史、地理

东山“一支笔”倒下了

作者/责任者:吴广宇

索取号:K

文献资料来源:南方都市报-AII17

铅字写入历史。

    “有时叫他去菜市场买菜,可以聊几小时才回来。”老伴刘志清说,平日刘湛萱就骑一辆自行车,在老城内走街串巷“拿料”,他随身有一本小本子,一有做新闻的灵感就会记录下来。

    南都资深摄影记者李向新自南都创刊开始就与刘湛萱合作,让他印象深刻的是,老刘除了向媒体提供政务信息外,还会为都市报提供一些民生新闻、社会新闻的题材。

    东山一支笔

    其实,刘湛萱做新闻并非科班出身。1940年,刘湛萱生于广州增城塘美村,家中有八兄弟姐妹,他奋发攻读,19岁那年从广州第一师范大学(现广州大学)毕业,成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先后在建设路小学、芳草街小学、珠光路小学任教。

    “他特别喜欢写文章,有时半夜灵感一来,就起床写稿。”刘志清记得,老伴写的文章涉及老东山的各行各业,尤其文教类的稿件刊登后引起很大关注。当时东山区领导开始关注这个40多岁的小学老师,大约在1984年,区领导专门请刘湛萱到区政府工作,成为东山区的“一支笔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信息港 > 历史、地理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