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港 > 历史、地理

越秀古井两处

作者/责任者:梁基永

索取号:K

文献资料来源:信息时报-C10

    越秀山下,往昔有两处古井,见载于明之前史册,今仅存其一,即越秀山下的越王井。

    元代大德《南海志》说,越井名天井,或名赵佗井。“伪刘呼为玉龙泉,唯以供己,禁民莫得汲。”伪刘即指五代时期的刘汉,当时广州城里面饮用水不多,河水是咸的,经常有海水倒灌。城里面不多的优质井水,都集中在越秀山脚下,这里靠近山脉,雨水充足,水质有保证。

    越王井传说是南粤王赵佗所开凿,为广州诸井之祖。这个井有几个井口,方便多人同时饮用,并且它又有另一个名字叫“通泉”,传说曾经有人将酒杯不慎落入这个井,不久居然从珠江的石门,也就是今日南海黄岐附近找到了,由此得出此井通珠江的结论。

    古井能与江通,是广州古代传说之中很流行的一种说法。不仅古井,连长寿寺的一个水池,也说与珠江相同,每天潮汐时,池水都会有涨退云云。广州城地下水水系很复杂,若有细小的通道,并非不可能,不过若能浮起小酒杯,则有点近乎神话了。

    越王井到了民国时
下一页>>

首页 > 信息港 > 历史、地理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