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城温情里寻“登峰”往事
作者/责任者:朱伟良
索取号:K
文献资料来源:南方日报-AII07
小北路,因地处明代修筑的小北城门而得名。今天矗立在越秀公园东门的仿古“小北城门”,尽管并不在小北门旧址,仍不乏象征意义。仿古的“小北城门”是2010年10月建成的,由青砖、红岩、城垛等元素构成,城墙以灰色为主色调,城楼上有2层建筑,中间设有满洲木门窗用于通风,屋顶处是精美的琉璃瓦,门楼中间采用大拱门设计,两端则各连接一段仿古城墙,每到夜晚彩色灯光打在城楼上,格外漂亮。
小北路,曾经地处广州古河道甘溪的下游,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甘溪又称文溪,因水质甘甜清润而得名,是广州的生命之源。甘溪发源于白云山蒲涧,流经上塘、下塘后,在小北门一带分东西两支流经城区,为城内居民提供主要食用淡水。明初广州城扩建,城墙修筑到小北路一带,还特意开辟水门让甘溪穿城而过。明成化年间,为解决城内水患,地方官府在今北园酒家附近凿渠将甘溪引入东濠涌,不再穿城而过。尽管如此,由于小北路一带地势低洼,每逢大雨,汇聚了白云山倾泄下来的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