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港 > 历史、地理

19世纪60年代法国海员墓碑 藏身越秀山草丛

作者/责任者:林静

索取号:K

文献资料来源:广州日报-A16

粤省大关之所在,所以当时有规定:“凡载洋货入口之外商船,不得沿江湾泊,必须下锚于黄埔,并不得在别地秘密将商品贩卖。”(W.C.Hunter:《The“Fan Kwae”at Canto》)。黄埔港为外洋船舶进入广东的首泊地,所以,此处商贾云集,帆樯林立。外籍海员到达后,无不由此登陆,租房生活,停留等待。

  黄埔港对岸的长洲岛和深井岛被清政府指定为安葬外国人的墓地。有资料说,长洲岛被称为“丹麦人岛”,深井岛被称为“法兰西岛”。因而陈鸿钧推测,现在发现的法文墓碑原来应该在黄埔的深井岛,是为法兰西海员集体墓地而刻立的墓碑。

  碑文所指法国海员死因成谜

  陈鸿钧介绍,该碑是为海员而立。1856~1861年是中英、中法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段,自1857年12月29日广州失守,1857年1月5日粤督叶名琛被掳之后,广州除了乡勇团练等进行局部抗击和袭扰外,再无大的战事。英法联军占领广州后,组织以巴夏礼为首的“联军委员会”,扶持原广东巡抚柏贵,在联军委员会指挥和监督下继续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信息港 > 历史、地理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