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港 > 历史、地理

康有为孙中山为何从未谋面?

作者/责任者:张玉琴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信息时报-A27

     1891年,康有为讲学于长兴里邱氏书院,称“长兴学舍”。1893年迁到广府学宫内的仰高祠(今文明路第一工人文化宫内),改名“万木草堂”,意思是为国家培植万木为栋梁。据了解,这所学校不教授八股文等升官发财的敲门砖之学,而注重培养学生从经世致用角度理解学问,增强救国救民的社会责任感。因此,万木草堂在岭南知识界的声名渐盛,也引起了一位在香港以及海外有求学和生活经历、关心国是的医生的注意,他就是孙中山。

    当时,在广州双门底有一座圣教书楼(在今北京路北段),为基督教徒左斗山所设,其司事者名王质甫。孙中山凭跟王质甫同为基督徒这层关系,暂借圣教书楼作诊疗所,在广州悬牌行医。

    左斗山笃信新学(西学),圣教书楼是当时越秀城区乃至广州的唯一一间新学书店。圣教书楼与万木草堂相隔不远,康有为常到这里买书。孙中山见康有为有志西学,就委托友人转达了想与他结交的意愿。谁知结果并不愉快。康有为比孙中山年长7岁,自恃甚高,他想
下一页>>

首页 > 信息港 > 历史、地理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