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如楼老板是如何发家的?
作者/责任者:张玉琴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信息时报-A24
来,内有200元银洋,而陈惠如并无南洋亲友。奇怪的是,自此以后每年除夕都有200块银洋寄来。第三年,陈惠如坚决将款退回,并请求寄款人将真实姓名、地址告知,否则不收。不久陈惠如便收到南洋复信,信中说:“我在沦落时,承蒙长者救助,到南洋谋生,幸所谋顺利,颇有所获,故在岁晚,将红利敬奉长者。祝愿生意兴隆,鸿图大展。”末款有“林大贵”三字。陈将信读罢,才忆起旧事,所谓“林大贵”即“淋大柜”的谐音。自此,陈多财善贾,除了在原地扩建惠如楼外,还陆续兴建了几家茶楼,成为当时茶楼业巨子。
<<上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