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2000年古墓印证“海丝”记忆
作者/责任者:张西陆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南方日报-AⅡ06
深入走访南越王博物馆,大众就越会对“封闭”一词产生深深的疑问。
陈列室一角放置着一个看似普通的铜提桶,但经吴凌云指点,仔细查看,铜提桶上绘有四组船纹,描绘了一支大型海船队凯旋而归的景象,绘有船体甲板、船舱、铜鼓、战利品,尤其是“羽人”战士的姿态格外生动。这是目前考古发现中规模最大和最完备的一组海船图,也是南越人海上生活的历史写照。可以说,南越国是一个面向海洋的古国。
带着惊叹,5只原支非洲象牙和波斯银盒,出现在来客的眼前。其中的波斯银盒是1983年在赵眜棺椁的“足箱”内被发现的,因其新颖、独特的蒜头凸纹而为人注目。这件器物与同一时期西亚波斯一带的器皿风格极为接近,可视作岭南最早的“舶来品”。
银盒在进入中国后,岭南的工匠还根据汉代银器的特点,在盖子上焊接了盖钮、在盒底加了圈足,并在器身上留下了“名曰百卌一”和“一斤四两右游一私官容三升大半□”的铭文。
这件宝贝如何从遥远的波斯帝国来到岭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