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港 > 历史、地理

“汛”非“潮水”而是“驻地”

作者/责任者:王智汛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信息时报-A16

会组织培育基地以及广州越秀星光平安宝呼援服务中心三块牌子,但该栋楼人气已经不复当年之勇。一楼落地玻璃窗内的铁闸关闭着,大厅内的灯光并没有打开。除了开放的大门以外,没有任何痕迹告诉人们这里依旧开放。

    典故 润身社曾救东关汛贫民

    在东关汛附近,曾经有家名为润身社的善堂,在清末民初时期九大善堂之一,在国内外名噪一时。据了解,善堂的前身原非慈善机构,是当时东关汛一些文人学士作为吟诗论文、以文会友之所,创立于1869年,社址设于大东门外绿香街,即中山三路荣华南约46号。

    光绪年间,东关汛一带时疫流行,贫苦者死亡无数。这些文人学士于是捐资赠医施药,时疫过后,求治者仍接踵而至,他们便号召当地殷商巨户及热心公益者筹集款项,扩大组织,改为善堂,聘请有名中医数人驻社,继续免费为病者服务。

    1954年,该善堂由广州市公益社团统一领导,停办医务,改为荣华街小学,后又并为中山三路小学荣华校区。

    趣味 部分门牌以“讯”代“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信息港 > 历史、地理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