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港 > 历史、地理

百子横路:因建育婴堂而得名

作者/责任者:李丹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信息时报-A15

成风,直到生了男孩为止。当时育婴堂开办后,就在城内各处张榜告示,收留弃婴尤其是被弃女婴;如果有人将弃婴送至堂内,育婴堂还会依照路途远近,向对方支付路费。

    育婴堂最重要的雇员是奶妈,在粤商人雇佣了300余名专职奶娘。她们多是贫家少妇,但一定要身体健康,才能达到“入职”要求。一个专职奶妈每月能挣一两银子,还有定量米面发放,足可支持一家人的基本生活。

    由西关第七甫迁建而来

    为什么要办弃婴收养机构?据了解,清代康熙皇帝吸取明朝亡国的教训,为维护社会稳定向百姓承诺“永不加赋”,而且多次对地方官颁发上谕,要求他们实行“恤政”,兴办慈善机构,收养“鳏寡孤独及残疾无告之人”。命令一下,广东地方官闻风而动,于是在“官商合办”的模式下,育婴堂开始筹建,逐渐在乾隆年间兴起。
   
    根据史料记载,百子横路附近的育婴堂实际上是由西关第七甫的育婴堂迁建而来,后者是弃婴收养机构的“鼻祖”。按照《两广盐法志》的说法,康熙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信息港 > 历史、地理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