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港 > 经济

金银线缀珠光烁 冠服华添舞袖长

作者/责任者:吴广宇 方谦华 黄皓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南方都市报-AⅡ12-13

文化都被抛在脑后,更何况戏剧乃至戏服?用这个观点来看广州的戏服市场,便很容易解释戏服手艺门前冷落鞍马稀以及后继无人的境况,再加上戏服制作本身套路复杂,能工巧匠相继过世,如今偌大一个广州城,作为粤剧文化的中心,做戏服比较地道的亦只有龙凤戏服厂和中华戏服厂。
  更何况,在制作戏服的手工艺人眼里,做戏服是一门手艺,但不是一门学问。专家说,很多广州戏服的老手工艺人只懂得照搬上一代的程式化的搭配,而搭配中所包含的学问和信息以及影响,他们都说不上。是的,这本就是一门世代传承或养家糊口的手艺,只是人生的一部分,他们现在最大的愿意仅仅是传承有人,非要往深里去研究做成学问,恐怕更难传承。传统手艺的发扬光大,本来就不能单靠手工艺人,它更应该是一种社会行为。□刘毓
  传·承
  戏服制作艺人平均年龄46岁
  ◎讲述人:黄远昌(广州中华戏服厂厂长)
  黄远昌的母亲是一名绣花师傅。1977年,对戏服一窍不通的黄远昌顶替母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信息港 > 经济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