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港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七个广府非遗传承工作室首次入驻小学

作者/责任者:吴广宇 高贵彬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南方都市报-AII06

丝瓜叫胜瓜、停叫有慢,打开大南路小学五年级学生小刘的笔记本,满满一页记的都是广府俗语,这是越秀区大南路小学在校内融入广府文化教学的成果。学校邀请广府戏服、广彩、剪纸、讲古等七个广府非遗项目传承人担任校外辅导员,手把手教新生代传承广府传统文化。 以前很多广州小孩 都不了解广府传统文化 昨日上午,越秀区广府文化课堂成果展示会在大南路小学举行。小学生身穿传统戏服,用粤剧、童谣、咸水歌等方式,展示在传统基础上又有创新的广府非遗文化。值得注意的是,用广府话讲古的小学生用老练的功架,展示了“六级”的广府歇后语等传统语言艺术。 尽管大南路小学位于越秀老城区中心,不过学校欧阳老师记得,早几年很多来自地道广州家庭的小孩,经常会混淆广府话和普通话的词汇。虽然在广州这个广府文化中心土生土长,可他们对粤剧、剪纸等广府传统文化知之甚少。为了在新生代的教育中传承广府文化,2014年起,由越秀区委宣传部、越秀区教
下一页>>

首页 > 信息港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