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港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借邱氏书室创万木草堂 忧国难康有为聚徒讲学

作者/责任者:郭晓燕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新快报-A12/13

讲学于粤城,“将教授著书以终焉”。

    着意于培育人才,是康有为讲学的缘由。不过,康有为在“粤城”开启讲学之路最早的地点并不是邱氏书室,而是云衢书屋。

    康有为举家迁往广州后,住在曾祖父康式鹏(字云衢)的老宅,那正是“云衢书屋”。陈千秋到云衢书屋,拜康有为为师,成了康有为的第一个门生。而后,陈千秋的好友梁启超也前来拜师。至该年底,求学人数已增至20余人。此时的云衢书屋,已难以容纳更多的人,而慕名求学者仍络绎不绝。

    1891年春天,经陈千秋、梁启超二人的建议,康有为租赁长兴里的邱氏书室正式开设学堂,取名“长兴学舍”。

    1892年,长兴学舍的校舍,又因“以来者日众,旧址不敷周旋”的缘由,只好再移讲堂于卫边街邝家祠(今广州市第十三中学),此时学生达40余人,陈千秋任学长。

    随着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学舍不得不再次搬迁。1893年学舍迁到广府学宫仰高祠(今文明路广州市第一工人文化宫)。直到此时,康有为才正式给学堂命名为——万木草堂,并亲题匾额高悬堂上。人们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信息港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