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港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从“广州之心”出发边走读边体验边创作

作者/责任者:昌道励 许晓冰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南方日报-AII04

学生就前来听讲。康有为冲出了传统教育的藩篱,把教学的立足点由知识传授转移到能力的培养上来。

    “有没有发现,城隍庙就位于广州古代行政中心的旁边。城隍爷究竟是何方神圣,能占得如此席位呢?”来到广州城隍庙,杨智文给大家提了这个问题。他继而引用《明史》的内容,向团员介绍了城隍爷在古代民间的重要地位。

    从南越国宫署走出来,杨智文带着团员在一片空地上继续讲解:“千年古楼建于唐天佑三年,俗称海军楼,作军事岗哨用。宋改称‘双门楼’,明洪武七年重建并改名‘拱北楼’,清称‘双门底’。元代器安放‘铜壶滴漏’计时器,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计时器……”

    “千年双门楼在哪里?”望着周围的环境,一位团员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杨智文揭开了谜底:“遗憾的是,这个千年双门楼已经不复存在,如今只能在历史图片中观赏到城楼的巍峨”。

    “从一个景点走向另一个景点,就好像在穿越古今。”一位团员说,景点之间会途经北京路的繁华街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信息港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