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港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广州有了首本 粤语校本教材

作者/责任者:刘云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羊城晚报-A15

语、喜欢粤语的兴趣。如在“动动脑”部分的教育设计,就是让小朋友不仅停留在学的程度,而是大胆地想。而一些粤语常用词,如“担凳仔”、“行花街”、“几蚊鸡”、“姑婆”等,在教材中也有解释。 让新广州人开口讲粤语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样一本诞生在越秀区五羊小学的粤语教材,竟是一位不会说粤语却热衷于学粤语的小学校长推动的。同学们回忆,每一次学校“粤语讲坛”开课时,张永红校长都会用“唔咸唔淡”(注:不太标准)的广州话鼓励同学们多讲粤语。 为什么要在社会积极推普的同时,如此重视粤语继承教育呢? 知名广府文化学者、资深传媒人饶原生说,广州话、广府话,是广州人也是广府民系最基本、最标志的文化识别。不但是语言的交流工具,其中也包含了广府民系的思想观念、社会习俗和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信息。粤语,无疑是广府文化的标志和传承载体。 广州本土文化保育团体“古粤秀色”创办人杨华辉表示,现在许多来穗的小朋友不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信息港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