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港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在广府庙会遇见一场“非遗转型记”

作者/责任者:李丹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南方日报-AII04

    清幽怅然的古琴声、细腻精妙的榄雕、色彩鲜艳的广彩、充满童年回忆的糖画……这两天的北京路上,来自天南地北的非遗作品成为了一道风景。除了各式的工艺品,非遗传承人的现场技艺展示也颇有吸引力,不少市民走到展位前细细的询问作品的制作过程和工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向来是广府庙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届庙会非遗展区依然设在北京路,由“南北荟萃”和“岭南精粹”两大主题组成,共有21个非遗项目参展。

    虽然是老时间、老地方,还有一些熟悉面孔,但和广府庙会一起走过7年的非遗展区今年也有了一些新玩意和新力量。

    ●南方日报记者 李丹

    求新����随机应变开发衍生品

    第三年参加广府庙会的“广东醒狮”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赵伟斌,今年又带来了新的醒狮工艺品——醒狮中国结。“最开始本来想设计成为钥匙扣,后来想着为了和中国传统更加契合,也增加装饰性就改成了中国结。”赵伟斌拨弄着金黄色的立体小狮子说。

    正当记者疑惑赵伟斌
下一页>>

首页 > 信息港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