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港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在广府庙会遇见一场“非遗转型记”
作者/责任者:李丹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南方日报-AII04
可以在电磁炉上使用的铜炉,其中的秘诀在底部的“不锈铁”,这个看似小小的改良却花费了一年多的时间。
越秀区非遗中心主任刘颖雯表示,现在的确有不少非遗项目还处于濒危的状态,但也有像赵伟斌、苏英敏一样的非遗传承人在尝试转型,不断开发衍生品来适应市场化的口味。“通过转型,可以说西关打铜现在已经实现了从濒危到新的发展。”刘颖雯说。
求变����新面孔为非遗注入生命力
在非遗项目转型的过程中,非遗传承人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但传承人的接班人却也难倒了不少人。
时隔两年,再次来到广府庙会吹糖人的蒋民华,依然很受欢迎,不大的展位被市民里三层外三层地围住。一名小朋友想要十二生肖中的“蛇”,蒋民华耐心地揉好麦芽糖,调好温度,拉出一条细长的气管,逗着小朋友慢慢吹起,时停时断间,一条“小蛇”便成了形。
“前两天还没开学的时候,摊位前的小朋友很多都吹不过来了。”蒋民华喜欢和小朋友互动,也很享受吹糖人的过程。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信息港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