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港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南越王宫“印度神柱”见证中西文化交流

作者/责任者:黄丹彤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广州日报-A6

南越王宫的北宫墙。2000年春,在广州西湖路南侧光明广场工地,清理出一段南越国时期的木构水闸遗址,确定了番禺城的一个坐标。南越水闸废弃之后,东汉时期在闸口南处筑有8米宽、东西走向的夯土基础。古代城市水闸一般建于城墙之下,因此这里应当是番禺城西南角;2011年,在中山四路鸿晖大厦工地发掘出汉、晋、南朝城墙的东南角台遗址,几处城墙遗址的发现,基本上确定了汉、晋、南朝广州城的东、西、南三界。三界以外,已不见南越国时期的生活遗迹,由此可反推南越国都番禺城的范围。

  那么,昔日南越王宫又有多大?全洪指出,尽管南越王宫的主殿至今并未找到,但考古线索已有足够证据断定南越王宫宫署四至范围:西至北京路以西的仓兴街,东至中佑大街,北至广大路至梯云里一带,南至中山四路。宫城之内,分为三大功能区——处理公务的主体宫殿分布在西面,生活起居的宫殿在中部,休闲游乐的御花园分布在东面。南越王宫宫署遗址已知面积15万平方米,占据整个南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信息港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