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华书院
作者/责任者:广州市越秀区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越秀区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
索取号:G649.299.651/1
文献资料来源:广州越秀古书院概观
4000两。是年十二月,因商人输息不足,又再捐银4000两。经过几次捐银,越华书院实得本银23400两,年应得息银3412两。基本解决了办学经费困难的问题。
此时,在广东科考龙虎榜上,越华书院与粤秀书院及肇庆之端溪书院(皆属省级书院),已成鼎足之势,从所见书院生课数量的对比,即可见一斑。如表2-4所示。
表2-4越华、粤秀、端溪三书课额对照表
书院自冯敏昌任院长后,因冯曾任粤秀书院院长,制定过《粤秀学约》,乃将该管理制度带到书院,令其学规严格,管理完善,生徒膏火待遇、课考奖励,基本与粤秀书院相同。此后至道光年间,为越华书院最为鼎盛的时期,由于学生过多,书院斋舍不足,书院后之锦荣街一些平房亦作为学生之宿舍。道光以降,书院开始衰落,因地近府衙,屋宇颓败又缺银修葺,官府纷纷侵占书院用地。“地方有司,以规制之宜于仓廨.舍地适中而修费又省。就假之以各行署,甚至藩大夫新至亦徙。”咸(丰)同(治)年间,广东朴学兴盛,西学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