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B > 百年潮

从“不知我者”到“知我者”

,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毛诗序》将此诗解读为:“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闵周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受此影响,后人多认为此诗是在“抒写亡国的哀痛”。但也有人认为其立意只是“游子抒写忧愤”。因此,有人认为瞿秋白是在抒发类似所谓“黍离之悲”的一种对革命失败的痛惜;也有人认为瞿秋白是在“心忧”“党的命运前途”,所以要“为党总结经验教训”。可以看出,这些解释跟《黍离》之诗的传统题解的影响很有关系。众所周知,传统上《诗经》的解读是政治化的,连《关雎》这样明显的爱情诗也要用政治来诠释。毛苌是汉初之人,他对《黍离》的解读没有任何文本依据,可能是因为该诗是“王风”之首篇,而“王”是指“王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B > 百年潮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