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F > 法律与生活

“土豪才敢扶老人”的法律之殇

时应当慎之又慎,因为此类案件的判决不仅涉及个案的公平正义问题,而且直接影响社会公序良俗的稳定,甚至稍有不慎会破坏社会原有的公序良俗。互相帮助、诚信友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应有的基本道德准则。在类似扶人案件中,法院的判决公正合理与否,关系摔倒者的权利是否得到救济的问题,也关系扶人者的声誉问题,更关系社会公序良俗的问题。此类案件,如果能轻易地辨清是非,判决自然没有问题;难的是当面对原、被告——个摔倒者,一个扶人者,法律的天平无法衡量孰是孰非时,在当前的社会大背景下,法官又该如何作出价值选择?是维护“受害者的权益”的个案正义,还是维护社会应有的公序良俗和道德标准?公序良俗的重建需要法律亮剑在扶人案件中,面对故意讹诈、企图不劳而获的假摔者时,法律应亮起正义之剑,给予这类人应有的惩罚。这种惩罚从民事责任到行政责任甚至到最重的刑事责任,都有法律依据。例如,《侵权责任法》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F > 法律与生活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