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语言中模糊性的功能分析
法制博览2014年第1
法律语言中模糊性的功能分析
共1页
【摘要】模糊性是人类语言的基本特性之一,法律语言最鲜明的特点是准确性,但模糊语在法律语言中的运用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本文通过对法律语言中模糊现象进行分析,为立法、司法、执法活动提供一些可行的参考。【关键词】法律语言;模糊性;功能一、模糊语及法律语言的相关理论(一)模糊的概念模糊(Fuzzy)作为一个专有的学术用语是指“界限不分明”。对于模糊性的定义,《辞海》中是指事物所具有的归属不完全的属性,表示事物属性量的不确定性。扎德教授认为,“模糊集合论这个分支的起源是从语言学方法的引入开始的,它转而又推动了模糊逻辑的发展”。(二)法律语言的特点1.语言风格的庄重性;法律语言的使用异于一般文体的语言,不能采用诸如比喻,夸张,借代等修辞手法,要求采用书面语、规范用词。2.确切性;即明确、严密、清楚。要求概念清晰,明确界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