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F > 法制博览

原本无罪之人的脱逃行为不是犯罪


          法制博览2014年第2
          原本无罪之人的脱逃行为不是犯罪
          
                    共2页
                      作者简介:宛婷(1990-),女,汉族,山西临汾曲沃人,西北政法大学法律硕士教育学院,法律硕士。【摘要】原本无罪之人不甘忍受牢狱之苦,出逃后却成了真正的“有罪之人”,这样的奇怪现象在我国当前司法实践中并不少见。如果不对其加以控制,势必会影响到社会稳定和法治建设。鉴于为数不少的学者倾向于认同将原本无罪之人归入脱逃罪主体这一错误观点,文章拟从期待可能性、刑罚目的、自救行为、刑法谦抑性和法制传统这五个角度入手,论证原本无罪之人的脱逃行为不是犯罪。【关键词】原本无罪之人;逃罪;期待可能性;罚谦抑性我国《刑法》第316条第一款规定“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脱逃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这一规定将脱逃罪的主体界定为“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据此,但凡是在逮捕或者关押的过程中脱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F > 法制博览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