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评级机构自律发展中的信誉机制评析
计评级8万多笔,担保机构主体评级累计700多笔,债项评级累计779笔,其中短期融资券评级占债项评级比重的89.5%。○13我国信评机构的产生发展沿袭了政府主导模式,我国信评机构的发展缺乏市场活力,在很大程度上受政府制定的相关监管规则的约束。尽管如此,我国信评机构业务种类不断得以拓展,从最初的企业债券评级逐渐又发展起贷款企业评级、中小企业评级、短期融资债券评级、证券公司债券评级、金融机构评级和信托产品评级等多个类别科目;同时,我国征信系统数据建设也随着上述进程有了良好进展。但不可否认,与国际信评机构相比,我国信评机构无论是在技术层面还是在理念层面仍较为落后,有关信评业的自身管理、市场和监管制度建设等方面也仍存在一些问题。我国新兴评级机构同国际主要信评机构相比,资龄尚浅且没有积累起厚实的信誉资本,普遍存在公信力低和信誉机制作用不明显的问题。1.我国信评机构的信誉现状参照IOSCO发布的《信用评级机构基础行为规范》,大致可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