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F > 法制博览

法经济学眼中的惩罚性赔偿制度

出最优惩罚性赔偿金额的。但是,我们不能只停留在理论上,法律是必须和实践相结合的。否则,这项法律便只是空中楼阁。结合学术界对影响惩罚性赔偿金额的因素以及威慑理论中的公式来说,加害人所造成的损失h,是比较好量化的。但行为被发现并被处以惩罚性赔偿的概率p如何量化,就成了一个大问题。不同的时间、地点、天气、办案人员素质等等一系列因素都将对p造成巨大的影响。如果每个案件都要计算出p值,无疑每个法官都必须精通计量经济学,并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去收集并计算数据。不仅如此,由于数据收集很大程度上影响p值,且又有很多因素能影响数据的收集,得出的p,不一定就准确。而且惩罚性赔偿比起补偿性赔偿使得受害人更加愿意站出来去追究加害人的过错,这又使p值上升。P值得上升又使惩罚性赔偿数额上升。这是一个循环论证的过程,是一个动态。试问一个无时无刻不在变动的p值,我们怎样保证其在此时此刻的准确性。三、P值(侵权行为被发现并被处以惩罚性赔偿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F > 法制博览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