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清邮政到邮传部中国近代邮政事业的诞生
轮船发送信件;凡不出外洋之信件,须粘贴中国信票,不准粘贴他国信票;各国分局交付信件总包由中国邮局代递,应付洋银若干。随后,邮政管局又同轮船招商局和铁路订立合同,规定除中国邮政管局信件外,其他华洋文信件,一律不得接带。在经济上,赫德把国内平信资费大幅下调,为民信局免费代寄包裹,同时,又大幅降低平信资费,降价幅度完全超过了“客邮”所能竞争的力量。渐渐地,邮政官局收寄的华洋信件数量很快呈直线上升之势。对于民信局,赫德曾表示“凡有民局仍旧开设,不夺小民之利,并准赴官局报明领单,照章帮同递送”。实际上,他是想把民信局置于大清邮政官局的控制之下,把民信局改为大清邮政官局的代办机构。所谓“官局与民局相辅而行,必被吸收无疑”。为了让民信局“归顺”,大清邮政采取了三大措施来实现“国进民退”。首先,切断通商口岸民信局与轮船的联系,从而获得轮船运邮的垄断权。第二,建立登记准入制度。民信局只有到邮政部门登记挂号,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