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G > 国家人文历史

从中华邮政到中国邮政

6年,罗淑珍被评为全国劳模,后来她担任了邮电部副部长。今年罗淑珍已年近80岁,依然步伐矫健,她说这是多年一线投递工作带给她的福气。从普普通通的邮递员,走到全国邮电事业领导岗位,朱学范和罗淑珍的经历是相似的,也是极为不同的:一个在旧上海为捍卫职工权益,周旋于三教九流出生入死;一个在新北京为百姓送信,十年如一日走街串巷。他们的青春奋斗故事,打着鲜明时代烙印,不可不谓邮政战线的励志传奇。农村边疆无一“漏网”中华邮政被接收之初,基础薄弱,局所稀少,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全国四分之一的县城和大部分农村没有邮政局所,少数民族和边远地区几乎不通邮。解放战争中,每拿下一个县市,凡是没有邮局的立即设立,到1949年底,人民邮政已在全国铺开。从1950年到1953年,平均每年增加461处。1956年农业合作化运动中,一年猛增局所一万多处,全国达到21580处,比1949年增加了4倍多。邮政业务的发展也从侧面说明了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1949年,全国
<<上一页  下一页>>

wsck20132306
wsck20132306
wsck20132306
wsck20132306
wsck20132306

首页 > 电子期刊 > G > 国家人文历史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