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G > 国家人文历史

从中华邮政到中国邮政

函件业务量为5987亿件。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印度还继承着英国在西藏经营的少数邮政设施。1954年4月,中印两国代表团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签订了中印协定,互换了照会,规定自互换照会6个月以内,印度必须撤走在江孜、亚东的武装卫队,并将印度政府在西藏经营的邮政、电报、电话、租借地以及12个驿站及其设备折价交给中国政府。1955年4月1日,中印两国代表在拉萨举行交接仪式,从此中国再无外国人经营的邮政业务。1954年和1957年,邮政部门开辟了川藏邮路和青藏邮路,各长1100多公里,是当时全国里程最长、条件最艰苦的干线。自办汽车邮路,结束了使用畜力驮运邮件去西藏的历史。到1956年,全国邮路及投递路线总长度由1949年的70万公里增到220万公里。邮发合一“将相和”如何把党报迅速发到城乡读者手中,是中共进城后遇到的一大难题。全国邮政会议上,许多与会人员提出了一项建议,继承老解放区“邮发合一”的经验,利用邮政点多而广的优势,将报刊发行交给邮局。早在19
<<上一页  下一页>>

wsck20132306
wsck20132306
wsck20132306
wsck20132306
wsck20132306

首页 > 电子期刊 > G > 国家人文历史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