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华邮政到中国邮政
03年,中国第一份政府官报《北洋官报》就尝试了“邮发合一”,但后来并没有坚持。民国时期,中华邮政不经营报刊发行业务,报刊发行由私营派报社完成。1950年2月13日,人民日报社社长范长江、总编辑邓拓,和邮政总局局长赵志刚、副局长谷春帆,在《关于报纸发行工作的协定》共同签字。从1950年3月1日起,人民日报率先交邮政部门发行,开创了邮发合一新体制,当时人民日报发行量为9万份,到当年12月,增长至19万份。实行邮发合一初期,报社调派部分员工到邮局工作,人民日报会计郭铭和发报员张培林记得,邮局领导带领职工特意为他们举行了欢迎会,邮政军乐队现场演奏,气氛隆重,第二天又在前门外广和戏院招待大家看京剧《将相和》,意在促进报社与邮局团结合作。1951年,《人民日报》发行增至33万份,《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大公报》都先后交由邮局发行。万国邮联垂“铁幕”邮电部刚刚成立时,朱学范就在周恩来安排下会见了两名苏联邮电专家,学习苏联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