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黄河,母亲河》现身人民大会堂炎黄子孙的民族气派
持久探寻和表现的主题。在他的人物画《黄河之水天上来》中,借用经典文学文本,写人写景,抒发对黄河的感受。但如何用绘画语言直接呈现黄河水冲破重重阻碍,奔腾、咆啸勇往直前的气概,表达母亲河的强大生命力,一直是王西京多年来的梦想。前几年,他为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创作的大幅山水画《黄河揽胜》,受到业界和观众的赞赏,使他受到莫大鼓舞。然而,王西京并不满足于此,他认为如果要表现黄河,还需要一种更为直接、纯粹和自由的方式。作为献礼祖国华诞、捐赠人民大会堂的作品,王西京追求一种更能体现庙堂气象、民族自信,又能凝聚众志、心系天下的作品气质,这绝非易事。经过反复酝酿,他选择了黄河盛景“壶口”作为画面母题,并加以想象和发挥,既写黄河激流的汹涌澎湃,又写她的波澜壮阔,最终描绘成水天一色、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景象。在这三段式的浪漫主义作品中,人们首先看到,高耸的黄土高坡顶天立地,黄河之水接碧连天,远处留出的天际线将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