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G > 国家人文历史

读张颐武《中国梦的世纪》笔端的暖意


          国家人文历史2013年第23
          读张颐武《中国梦的世纪》笔端的暖意
          
                    共1页
                      语言是有温度的。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句话告诉我们,说话、写文章不能不顾及到别人的感受。虽然昆德拉曾经说过,只要留心公众的存在,就免不了媚俗。然而他又说,不管我们鄙视与否,媚俗是人类境况的一个组成部分。就像我们不能薅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一样,我们也很难摆脱作为人类必须面对的这种境况。反抗媚俗的人总是有的,他们用锐利的语言之刀剖开人类虚伪的皮囊,把藏在里面的丑陋和肮脏暴露出来,比如鲁迅,他的杂文被称作匕首和投枪,可谓寒光逼人,峭拔冷峻,固为文章中的稀有之物。(恃才傲物,尖酸刻薄者不在此列)另有一种文字却是温暖的,善解人意的。我读老舍作品就常常感觉到一种暖意,他写到北京和北京人,总有一种温厚的、包容的、亲善的情愫,即使是像冠小荷、大赤包这样的恶人,他的嘲讽和批评也是
下一页>>

wsck20132327

首页 > 电子期刊 > G > 国家人文历史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