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G > 国家人文历史

读张颐武《中国梦的世纪》笔端的暖意

善意的。张颐武的随笔,也有这样温暖人心的热切。写冯友兰的一篇,文字虽然不长,却写得暖意融融。冯友兰是个有争议的人,特别是他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生活经历,常为不宽恕的人们所非议,认为他有失知识分子独立、自由的人格。而张颐武却从1972年他写给昔日得意门生王浩的一首七绝中,发现了可以解开冯友兰思想“按钮”的关键细节。诗是这么写的:“去日南边望北云,归时东国拜西邻。若惊道术多迁变,请向兴亡事里寻。”诗的意思很明确,他发现,正是“‘大历史’的变迁改变了冯友兰的思想。冯似乎将‘旧邦新命’宏伟的理想托付给了当时的政治和社会选择。”这是一种超越了他的哲学的选择。这种景象的确是非常迷人的,被这种景象迷住的,显然也并非冯友兰一人,而是不止一代希望中国强大起来的知识分子。“若惊道术多迁变,请向兴亡事里寻”,作为一把钥匙,应该可以打开许多人的心锁。法国人有句谚语:了解一切即宽恕一切。《宽容》的作者房龙则认为,这种解决
<<上一页  下一页>>

wsck20132327

首页 > 电子期刊 > G > 国家人文历史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