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张颐武《中国梦的世纪》笔端的暖意
办法怕是过于简单了,他建议改成:了解一切即理解一切。其实,宽恕还是理解,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看你有没有耐心去了解。我就碰到过这样的人:说起梁启超,一脸的不屑,或无端的指摘。所据不过是一些道听途说,偏偏不肯花一些气力去读他的书,争取对他多一些了解。梁启超离我们固然是比较遥远了,而张颐武笔下的林斤澜、汪曾祺、周汝昌、张暖忻、王小波等,离我们应该很近,他亦感叹今天的年轻人,对这些人和他们的写作已不很了解,也不知道当年他们对于文学的意义。了解是理解的基础,没有了解,谈何理解呢?还有一个思想方法的问题。用简单的、绝对的、极端的方式看人看事,就难免苛责,难免泛道德化。责人太严,不考虑时间、地点、社会环境,也可能使自己的见识变得偏狭和刻薄。古人讲知人论世,章学诚说:“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文辞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以遽论其文也。”这就是说,不仅要知人论世,还要设身处地,这才是负责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