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G > 国家人文历史

巴黎不相信眼泪 他们的法兰西留学岁月

会、家庭乃至学生个人的力量,排斥政府的必要支持,缺乏计划性与预见性,遇到重大困难便难以收场。从1919年末起,华法教育会改变了宣传策略,严格限制勤工俭学生赴法,希望能减少贫寒学生盲目行动,但是从内陆来上海候船的学生已经像泥石流一样势不可挡。到1920年12月,送完最后一批学生乘智利号离沪后,华法教育会只得停止办公6个月,一切入会事务全部拒绝。在法国,学生们见识了什么是真正的资本主义血汗工厂。王若飞每天早晨五点起床,晚上九点半之后睡觉,每天在炼钢厂工作八小时,挤出两小时看书。李立三在雷诺汽车厂一天工作十三个小时,搬运沉重的铁块制造铁模具,据说家境稍好的周恩来在这个厂子坚持三周就崩溃离职了。陈毅回忆,每次到市场去割肉买菜,看着自己的血汗钱不住往外掏,心内只觉得痛。“我往年谈劳工神圣,哪里知道硬要出汗。”聂荣臻在法国做过钳工车工,炼过焦,在报纸上看到招工广告就跑去应聘,他坦言在法国两年,工厂进了好多,学校只进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G > 国家人文历史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