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模式常规管理
与创新的有机结合,养成教师严谨、扎实高效、科学的良好教风,培养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
二、合理改革教学过程的环节
“备、上、批、辅、考”是传统的教学常规,是与传授系统知识的教学目的相对应的。其中,对各学科作业量的要求及课后辅导的规定导致教师将大量时间投入到课后,致使课前准备不够充分,课堂效率不高。学生大量的课后作业及教师大量的课后辅导和作业批改,形成了师生沉重负担的恶性循环。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标准在于学生的思维活动数量与质量。因此,教师的劳动前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新的教学常规要引导教师劳动前移,将时间投入到课前准备中去。上课是核心环节,同时抓好备课和课后反思两个环节,变教学“五环节”为“三环节”。
1.备课
总的要求是课前有思考、有思路,能说课。对不同的教师可以有不同的备课要求,教案也要因人而异;教案要留有发展的空间,注重实效。新课程下的教学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