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平等理论对当代社会福利分配的思考
持从前的规模。国家从直接提供福利的角色上退下来,鼓励雇主、自愿机构、家庭及其他人做出应有的贡献。这样的形式能很好地把运气和个人选择紧密结合起来,避免运气均等主义消除个人责任的倾向。在当代中国,实行多元协调模式⑥和混合型模式的福利模式⑦,也基本符合后福利国家的特征,使福利新体系更加职业友好化,强调激励和责任,福利供给主体更加多元化,强调责任分担。⑧当然必须指出的是这里的责任共担更多是针对非依赖性群体而言的,就是他们不完全依靠国家的救济生活的,对于没有基本可行能力的依赖群体,责任还是应该由国家来承担。
3.基本的机会和能力保障原则
尽管福利机会的平等理念还有可行能力理念都非常希望包含广阔的福利机会和去多层次的能力,但事实上他们只能限制于基本权利和基本能力,因为人类资源是稀缺的,要实现全面的机会和能力平等必须要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资源极大的丰富,甚至能够按需分配,但是这个条件显然是极度不现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