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完善高校收入分配的建议
校高端人才队伍和学校战略发展,这一部分主要集中在个别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建议激励性约占工资的10%左右。如今,高校普遍加大了科研和获奖的奖励力度,特别是对高级别的科研成果和获奖的奖励,这极大地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但假如教师收入中竞争性和激励性工资比重过大,就会导致教师过多地追求个人短期的、功利性的利益,而淡化教育质量和组织目标。因此,既要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又要保证教职工基本生活水平;既要满足教师个体需要的差异性,更要符合学校的战略发展。
3.4建立分配的长效增长机制
学校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对全校工资总额逐步加大投入,从学校和个人二方面建立教职工的收入增长机制,建立学校收入分配总量逐年增长机制,学校通过考核聘任、岗位调整建立个人收入增长机制。[3]学校要控制校内教师间、不同部门间的收入差距,建立科学合理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和正常增长机制,形成与市场机制相衔接、和学校事业发展相协调、同财政收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