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市场运行模式中的乡村治理创新
场交易成本,从而有助于促进农田水利市场需求主体的建立。
3.4组织农户参与农田灌溉设施的建设
农田水利的市场化改革可以实现了水库、塘堰、泵站等水利设施的经营改制,供水单位利用这些设施自主经营,同时负责设施的建设与维修,但农田水利设施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除了这些能够进行市场化改革的水利设施外,它还包括渠道、沟道等小型的水利设施,而正是这些小型的水利设施承担着农田灌溉的任务。农田水利设施需要进行经常建设和维修,市场化模式可以促使经营者自觉进行水库等设施的维修,但渠道、沟道等公共设施却没有直接经济效益而成为建设的盲区。由于经济的外部性的存在,分散经营的农户不愿参与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也无力承担建设责任。因此,基层组织需要创新乡村治理制度,建立适合农田水利市场化模式的建设和维修机制,明确相关单位的责任,根据水利设施的使用状况,可以由供水单位负责干渠维修,由村级组织负责支渠、毛渠的管理,由农户负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