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G > 管理观察

选人用人公信度的相关因素与制度优化

评价指标,加大考评结果的应用力度,坚持做到“德”的考核不过关的干部不用,从而提高选拔干部的质量。二是重视基层一线选拔干部,“基层和生产一线直接面对群众,条件艰苦、情况复杂、工作难度大”[8],因此,选拔从这样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干部,工作能力及群众基础都能得到一定的认可,有利于提高群众对选拔干部的公认度。其次,建立领导干部跟踪考核评价机制。形成以任用干部德才素质、能力水平、工作业绩、群众口碑为基础的量化跟踪考核评价体系,采用360度考核法将考核干部的上级、同级、服务对象、群众意见相结合,就近期表现与长期表现进行综合评估。对于考核不称职、不能胜任本职岗位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改任非领导职务、离岗学习、转岗、降级使用、内退等方式进行调整。[9]跟踪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一方面能够激励领导干部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绩效;另一方面也是将选任的结果给群众一个负责任的交代,大大提高群众对选拔任用工作及选任干部的认可度。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G > 管理观察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