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G > 管理观察

农村宅基地管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盘活利用农村存量建设用地,促进农村居民点的合理布局、适当集中,实现农村居民点布局从自然形态向规划形态的转变,逐步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质量。同时,要切实落实农村一户一宅制度,促进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一要严格实行拆旧建新制度。原地翻建、改建,符合村庄建设规划的,按规划要求给予增加或减少用地面积;不符合规划的不予审批。二要积极推行土地置换制度。新建房的农村村民,必须将旧宅基地退还村委会、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小组统一处置或自行拆除宅基地上的建筑物,并承担将旧宅基地复垦的义务。或实行用地指标置换,原旧宅基地复垦增加的面积多于新占耕地面积的,土地置换单位可以按增加的面积申请追加村民建房的农用地转用专项计划指标。2.4建立健全国土执法共同责任机制,做到有保有压、疏堵结合。一是实行网格化管理。落实村级组织的属地责任,由乡镇政府把好第一道关口。二是落实部门责任。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国土资源案件的查处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G > 管理观察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