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与现代管理
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认为,“慈”为勇之途,“俭”为广之源,“后”为先之法。在六十六章告诉人们:“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老子经常以水喻道,水就是道,处下就是道。像水一样甘心处下,尊重民意。江海甘心处于百谷之下,才能容纳百谷之水。主动处于万民之下,才能成为百姓的首领,才能稳固而永久。在六十一章指出:“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所以,大国以处下的姿态对待小国,就可以取信于小国;小国以处下的姿态对待大国,就可以取容于大国。所以,或处下以取信,或处下而取容。大国处下不过是希望取信于小国,小国处下不过是希望取容于大国。这样,大国小国都可以各自达到自己想达到的目的,其中大国更应该处下。老子认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