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也有身份证
带戒牒,作为身份证明。正因为如此,度牒是稀缺品,不是一般人能够拥有的。在唐宋时,官府还可出售度牒,以充军政费用。史载,安史之乱时,御史崔众被委派至河东道向僧尼、道士收取度牒银。宋人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四记载:“绍兴中,军旅之兴,急於用度,度牒之出无节。上户和籴所得,减价至二、三十千。时有‘无路不逢僧’之语。”可以推测:如果碰到到处都是和尚尼姑,那么官司府肯定是没钱了。一直明洪武六年,明太祖朱元璋下诏免费发放度牒,结束“度牒银”制度。令人感慨的是,民间传说,明建文帝被叔叔打下南京时,没有自焚于宫中,而是化妆成和尚逃走,当时他翻出了爷爷朱元璋留给他的一个密件,里面就有度牒一份。除了度牒外,古代还有一个特殊群体,也有特殊的身份证明——囚犯,当然,他们拿来证明自己身份的,不是今天的判决书,而是面上的刺字。面上刺字,是古代惩罚犯人普遍采用的方式,既是肉体上的惩罚,更是心理上的羞辱。对武松来说,度牒与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