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G > 国学

古人也有身份证

刺字,他都有……?筠 金龟婿的由来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人多了也一样,要加强管理,明确身份很重要。抗战时期,日本鬼子搞过良民证,妄图以这种形式肃清沦陷区内的抗日力量,城镇居民年满18岁都要随身佩带,出入城卡必须接受检验,城镇居民到朋友家居住,也必须向警察所申报,否则就以“窝匪”论处。当然,解放区、根据地为防范敌伪渗透,也严查身份证明,主要是“路条”,就是今天的介绍信,扛着红缨枪站岗放哨的儿童团,主要任务就是在村口查陌生人的路条。笔者曾见过抗战时期沂蒙抗日根据地沂南县公安局木刻版画式通行证,非常形象:地头一角的树下倚放着一把锄头,一名肩挎长枪、头戴斗笠的便衣执勤人员正伸手去接对面来人递过的通行证。事实上,在明朝就出现过“路引”,明朝年间有这样一项规定:凡人员远离所居地百里之外,都需由当地政府部门发给一种类似介绍信、通行证之类的公文,即“路引”,若无“路引”或与之不符者,是要依律治罪的。古代这种证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G > 国学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