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G > 国学

“人间佛教”与传统文化现代化

身心,后者着重在利益社会人群。”但是,有论者认为:“如果说明清以来禅宗末流走上重智轻悲歧途从而激发太虚这样有识之士的反思,人间佛教之旗帜由此揭起的话,那么,当代人间佛教的推展所出现的重悲轻智之态势,便不能不引起教界内外明眼人之省察。”言外之意,从声闻乘重智证、菩萨乘重悲济看,“人间佛教”运动亦存有重悲轻智的不足。怎样才能做到悲智双运?20世纪90年代以来,净慧法师(1933—)力倡“生活禅”,试图进一步发展“人间佛教”:——佛法不离世间法,佛法的任务就是要净化世间法、提升世间法、超越世间法。同样,禅修也绝不能离开世间法,绝不能离开生活。离开了生活、离开了世间法,禅修的断、证——禅修要断什么证什么便成了无的放矢、空中楼阁,没有一个着落之处。所以我们要深刻地认识,佛教要适应当前的社会,要适应当前大众学佛修行的需要,佛教要契理契机地弘法、利益众生,必须要调整我们的步伐,大力提倡人间佛教,提倡在生活中修行、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G > 国学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