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佛教”与传统文化现代化
两害,一切行为是利他的即是两利。”“以不害他为消极的道德,以能利他为积极的道德。”印顺的《自利与利他》一文指出:净化身心,扩展德性,从彻悟中得自利的解脱自在,本为佛弟子的共同目标。声闻道与菩萨道的差别,只在重于自利,或者重于利他,从利他中完成自利。声闻不是不能利他的,也还是住持佛法,利乐人天,度脱众生,不过重于解脱的己利。在未得解脱以前,厌离心太深,不大修利他的功德。证悟以后,也不过随缘行化而已。而菩萨,在解脱自利以前,着重于慈悲的利他。所以说:“未能自度先度人,菩萨于此初发心”。证悟以后,更是救济度脱无量众生。所以声闻乘的主机,是重智证的。菩萨乘的主机,是重悲济的。太虚、印顺申论自他两利,旨在对治深陷于小乘自利的重智轻悲,以达成解脱道与菩萨道的悲智双运,尤其是阐扬“未能自度先度人”的大乘菩萨精神。赵朴初(1907—2000)指出:“‘人间佛教’的主要内容是五戒、十善和六度、四摄,前者着重在净自己的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