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讳”综述
他的名讳,下令州内百姓不许说任何一个与“登”字同音的字,否则治罪。 “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点灯”也说“点火”。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官府照例要出告示,准许百姓放灯。“吏人遂书榜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由此产生了“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俗语,一直流传到现在。回避本朝君主、自家尊长的名讳,回避圣人以及上级长官的名讳,这些回避都是出于善意,所以统称为善意避讳。还有一种是因为厌恶仇敌,不愿提起他的名字,而做回避,这叫做恶意回避。如安禄山叛乱反唐,给国家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所以唐肃宗即位后特别厌恶他,于是便下令把地名中的“安”字全部改掉,如把安定郡改为“保定郡”就是明显的一例。?笤 避讳的方法读书写文章遇到讳字,需要采取某种方式回避。避讳的方法归纳起来有以下五种:1.改字法凡遇到需要避讳的字,就改用与之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字,这叫做改字法。所避之字称为讳字,改用的字称为避讳字。改字之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